欢迎光临打假网官网!

职业打假人爆料:大部分食品营养成分不达标

发布时间:2016/11/24 人气:308

食品营养成分不合格怎样处罚

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,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,没收违法所得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、设备、原料等物品;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,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;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,并处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;情节严重的,责令停产停业,直至吊销许可证:

(二)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、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、食品添加剂;

你这报告是什么性质的?如果是省监督抽查,那么铁定处罚,如果风险分析,则不会处罚;如果是举报、市场抽样、日常监督检查,这个问题可大可小,可以整改免除处罚

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,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对与卫生、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、标志、说明书的要求,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、说明书,不得含有虚假内容,不得涉及疾病预防、治疗功能。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也有规定,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,应真实、客观,不得标示虚假信息,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。在产品保质期内,食品的能量和脂肪的允许误差范围应不大于120%的标示值。

  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,却良莠不齐。例如:杨某花费8280元在一家超市购买了720袋花生,其中包装上所标注的营养成分表中,每100克的能量为1571千焦,脂肪含量为29.9克。但经某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后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,涉案花生每百克能量值和脂肪含量分别为2484千焦和46.3克。杨某将该超市告上法院,请求退还8280元货款,并十倍赔偿等。经过法院审理,最终判决杨某向商场退还剩余花生,商场退还货款的同时,再赔偿82800元,并支付900元检测费。可见,很多市场已经超越了法律的边线。

   那么,对于食品企业来说,超市是最重要的流通渠道之一,失去了超市,食用油企业要想成功在市场立足,几无可能。超市和厂商是紧密的利益相关方,同样应对职业打假人,超市的谈判能力和专业能力总体要比厂商弱,选择超市起诉索赔,正是“攻其必救”。

   37岁的黑龙江人杨某是一名职业打假人。2014年8月,他在武汉市武商量贩超级生活馆购买某品牌干海参40盒,价款52万元。产品营养成分表显示,该产品蛋白质含量为50.3g/100g,钠含量12.568g/100g,营养价值叙述为补肾、益精、壮阳等。

   杨某将该批产品送到武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,结果显示,蛋白质含量为46.5g/100g,钠含量为11.491g/100g。产品中还含有食盐成份,但标签中没有标注。

   杨某认为,该产品的营养成分未达到外包装标注的执行标准,且产品说明书宣称的治疗及预防疾病功能涉嫌夸大。根据《食品安全法》第148条规定,他起诉要求武商量贩超级生活馆退还货款52万元,并10倍赔偿520万元。

   法院审理认为:产品标注的蛋白质等含量虽高于检测值,但仍在规定误差范围之内;盐是干海参加工过程中的必备配料,标签中没有注明,属于标签不规范,应由监管部门责令整改,并非食品本身不符合安全标准;说明书中的宣传有夸大嫌疑,但并未针对食品安全进行不实表述。

   2015年9月,武汉中院作出一审判决:武商量贩超级生活馆退还杨某货款52万元,杨某退回40盒涉案干海参,驳回杨某其他诉讼请求。因原被告双方均未上诉,该案已经生效。简单说说为什么失败吧,我看了一下,除非企业打假,在中国大陆个人打假索赔超过100万人民币的基本上没有成功案例,毕竟最后判决是法官,但是,退款退货那是肯定的,只是会驳回索赔,但是我相信如果购买的是5.2万人民币,索赔52万,可能法官还是会判决索赔的,毕竟中国是人情社会!但更是法制社会!

   食品和药品安全不同意假货,毕竟如果出现危害那不是用钱解决的了,即使索赔人是职业打假人,国家规定也是可以的。对于知假买假行为如何处理,知假买假者是否具有消费者身份的问题,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和《食品安全法》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,导致这一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争议。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(法释[2013]28号)第三条规定:“因食品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,购买者向生产者、销售者主张权利。生产者、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理由而进行抗辩的,人民法院不予支持”,该条规定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出发,明确了在食品、药品领域,消费者即使明知商品为假冒伪劣仍然购买,并以此诉讼索赔时,人民法院不能以其知假买假为由不予支持。因食品、药品是直接关系人体健康,安全的特殊、重要的消费产品,而该司法解释亦产生于地沟油、三聚氰胺奶粉、毒胶囊等一系列重大食品、药品安全事件频繁曝出,群众对食药安全问题反映强烈的大背景之下,是给予特殊背景下的特殊政策考量。但是,但是,但是,请注意,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生诉讼案件,最后的结果不是法规法律强制决定的,是法院的法官决定的,法官考虑的是从什么方位,没人知道,如果法官嫉恶如仇,对待食品和药品的职业打假案件就会严肃处理,如果同情弱者,那么基本上都是会驳回打假人索赔,天时地利人和,三方位决定案件结果、我可以这样说如果一审判决有关食品打假失败在网络引起轩然大波,那么二审百分百成功,至于为什么不需要我多说了!

   当然,有人会决定索赔失败,那么打假人也不会损失商家也就当买个教训,其实不然,首先职业打假人花费的钱和时间都是不可预估的,商家受到的打击不仅仅是退货退款问题,因为无论法院是否判决被告该不该赔偿,工商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罚款那是跑不了的,因为法律是不可能支持售假的,这样就导致基本上保证了很多打假诉讼案能够成功。

   那么想要避免遭职业打假人打假,就要以身作则,坚持国家法律规定的食品安全法,保证产品的规范性,这才是长久之道吧!

   

如果您的企业有上述需求,欢迎您致电我公司洽谈合作。

全国打假免费热线:4000 444 007,打假专线:176 003 12315